被俄乌一战打醒,普京政府承认,过去低估东方,日后永久转向东方
俄罗斯是不是察觉到了啥?战场上他们明明占着大便宜,俄乌冲突看起来也快尘埃落定了。但奇怪的是,就3天功夫,普京政府里两位大佬,一个接一个地跟中国表态。一个说要学学中国怎么跟美国周旋,另一个则说,他们以前真是小瞧了中国。
3月5号,俄罗斯那边的总统代表,也就是俄中友好、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俄方的头儿季托夫,在回答记者问题时,明确说了两件事,都挺关键的。
季托夫说,俄罗斯往东发展是长久的打算,这不仅在政策上有体现,商业利益上也是实实在在的。
季托夫说,在2022年之前,我们有点小看东方了。但等真到了那边,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。那边不光有高精尖的技术,而且价格比欧洲要低得多。
别指责我说话直接,季托夫原本提的就是“东方”。其实大伙儿心里都清楚,他说的这个“东方”指的就是中国。不过话说回来,要不是俄乌冲突闹得这么大,加上西方国家把俄罗斯给孤立制裁了,俄罗斯可能还没这么明白过来呢。
长期以来,俄罗斯对西方总是抱有一种特别的认同感。就连普京总统也明确表示:“俄罗斯和欧洲其实属于同一文明体系,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是相通的。”有些外国媒体报道还提到,中俄在高铁项目合作时,俄罗斯方面坚持要采用德国的高铁技术。对此,俄罗斯媒体发表评论说:“我们(指俄罗斯和亚太国家)之间的关系,就是少了点跟欧洲那样的热乎劲儿。总感觉,咱们之间难以像兄弟那样亲近。”
说白了,上面讲的那些事情和经过,都至少是十多年前的老黄历了。放到现在瞅瞅,俄罗斯早就一门心思往东瞅了。特别是俄乌这一闹,直接给俄罗斯来了个当头棒喝。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,俄乌开打前和开打后,中国在俄罗斯贸易里头占的份儿,还有贸易的方式方法,都大不一样了。
根据数据显示,到了2021年,中俄之间的买卖总额差不多是1470亿美元,这个数字大概是俄罗斯跟欧洲贸易额的一半。但到了2024年,在俄罗斯的主要交易对象里,已经看不到西方国家的身影了。这时,中国跟俄罗斯的贸易额达到了2370亿美元,占了俄罗斯外贸的三成四,成了俄罗斯最重要的贸易伙伴,排名第一。
说起来你可能不信,看看现在的俄罗斯,满大街都是中国货。特别是汽车这块,去年咱们给俄罗斯出口了116万辆,直接占了他们汽车市场快一半,也就是48%的份额。哈弗、奇瑞、吉利这些牌子,在前十名里占了六个位置。还有件事儿挺值得说的,就是金融结算。2024年,人民币在俄罗斯的结算比例,从战前的3%一下子涨到了39%。
因此,咱们还是得回到原点,琢磨琢磨俄罗斯为啥“向东瞅”?说白了,不就是季托夫提的那几点嘛——政策上有需求,生意上也有甜头。从政策角度看,普京已经放话了,说现在的中俄关系好得不得了,是历史最佳。再瞅瞅商业这块儿,中国货质量杠杠的,一点不比欧洲的差,价格还更实惠。你看看俄罗斯的大街小巷,哪哪儿都是中国商品,中国品牌在俄罗斯市场那也是风生水起,这足以证明中俄之间的买卖还得火上加火。
不过,要说俄罗斯已经“铁了心永远向东发展”,现在还真的言之过早。这并不是说对俄罗斯有啥怀疑,主要是俄罗斯国内对此还有不同的看法。记得去年7月,有个俄罗斯专家叫巴巴耶夫的,他就说过:俄罗斯往东发展不是一辈子的事儿,但确实得搞上好一阵子。
巴巴耶夫觉得,从历史的角度来看,俄罗斯老是变换方向,时而向东看,时而向西瞧。像之前,它就曾转向过拜占庭,后来又朝向大汗,再后来又是欧洲。每一次的这种转向,都给俄罗斯带来了不少好处。基于这段历史,巴巴耶夫有个观点,他觉得俄罗斯并不是单纯地选择向东或向西看,而是在不断地寻找发展的机会,往能增长的方向前进。
过去好些年,世界的经济发展重心都在欧洲那边,因此俄罗斯的眼光一直往西看。但往后数十年,增长的新方向会是东方,所以俄罗斯得把目光投向东边了。最后,巴巴耶夫还提到,俄罗斯到底该往哪儿看,其实可以学学他们的国徽——那双头鹰,一边向着西方,一边向着东方,从两边都吸取最好的东西。
因此,比起季托夫那“一味向东瞧”的观点,我个人还是站边巴巴耶夫的想法,他觉得“不会老盯着东边”。说到底,这世上没有铁打的朋友,只有不变的利益。俄罗斯嘛,地理位置特殊,想往哪儿看都行。但话说回来,至少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,俄罗斯的目光还是会投向东方。
#图文打卡计划#
